其實,勝率不大這一點,特朗普也應當是自知。所以,盡管他強調要對世界所有的商品都加征關稅,可他的關稅戰采取的還是先易后難或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。
墨西哥、加拿大也就成為了他關稅大棒打擊的第一波對象國。
接下來他很可能會以“芬太尼問題”為借口以中國商品加征關稅:一是敲打一下,二是試探一下中國的反應,三是警示一下歐洲或其它國家或聯盟體。不大會一上來就直接與中國來一個關稅對攻。
對于歐洲國家,目前特朗普先是打心理戰,一旦歐洲人的心理防線被擊潰,也就只能是投降了。
推動烏克蘭停戰,以及拋出一個格陵蘭島主權問題,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打心理戰。同時也可以借此分化歐洲,因為這兩點都關系到歐洲的核心利益。
然而,推動烏克蘭停戰問題,可不是他想象中那么簡單。搞不好,一是可能惡化美歐關系;二是可能惡化美俄關系;三是可能戰爭外溢。
特朗普最新同時向俄歐烏三方發出威脅,如果歐烏不積極推動停戰,他就停止軍援,把烏克蘭這個爛攤子完全丟給歐洲;如果俄羅斯不接受他的建議,他就更嚴厲地制裁俄羅斯。
如果對俄增加強力的制裁或對烏克蘭提供更強力的軍事支持,那美俄關系就會嚴重的惡化,烏克蘭戰爭也會更加激烈,甚至有可能引發戰爭外溢。
日前中國駐聯合國代表耿爽在反駁美代表的無理言論的時候,一句“如果中國若給俄提供支持烏克蘭戰爭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”,言外之意相信各方都會認真的解讀,顯然是警告別逼中國出手,中國若出手那場面可就不一樣了。
目前,一直緊跟美國戰略步伐的英日正在尋求與中國緩和關系或加強合作,這顯然是為了應對特朗普的不確定性。如果特朗普要對這兩個國家“割肉”,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是一定的;如果不割這兩個國家的肉,又怕會引發他國的“誤會”。就是表明特朗普也有投鼠忌器的時候。
而歐盟的主要大國法國的態度非常強硬,連美國在歐盟的代理人馮德萊恩,近日都表態要加強與中國的接觸合作。其它國家還沒有更多表態,主要是因為想觀察一下特朗普下一步將如何出手,還幻想著特朗普會手下留情,或不想在第一時間激怒特朗普。
總之,從目前各方的表態來看,似乎都不想對其妥協,至少都不想不戰而降,特朗普恐怕也會心虛。
盡管如此,特朗普大話已出,甚至可以說已經是刀出鞘,弓滿弦,不得不發。
或許會視烏克蘭停戰情況而定,也或許是把推動停戰與對歐關稅互為條件,更可能同時出手。
還是那句話,如果歐洲不堅定自己獨立自主的立場,不配合對華關系的立場,不放棄獨立成極,對美國就失去了意義,甚至于還有可能成為美國永久獨霸世界的絆腳石,美國就一定會嚴厲打壓。